不妄自菲薄,也不傲倪一世,由内而外不断打磨自己,强大自己,才能过好此生。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应该过于自满、自傲。你做过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有印记。只有有所敬畏,谦卑处世,才能行稳致远。
不傲
谦逊收敛的作风,是一个人立身立心的准则。
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人一旦变得“自满”、“骄狂”了,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菜根谭》中说,你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在上不傲人,在下不卑人,尊重他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俗话说,勿以身贵而贱人。真正高贵的人,不会因为地位高就瞧不起别人,因为他懂得:弯下的是身子,挺起的是人格。记住,当你站在山顶的时候,不要忘记头上还有星空。
一个人的傲慢,多是来源于无知;真正见识过世界广阔的人,往往会“犹怜草木青”,谦卑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花开”的时节,也有自己“花败”的时节。
只有在“花开”的时候,多结善缘,才能在“花败”的时候,平稳着陆。
人下不卑
人无贵贱之分,位高时低头是一种谦逊,位卑时抬头是一种骨气。
不要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不卑不亢,才能砥砺前行。
一个人真正的气节,就在“贫贱”时显露出来。有的人,一旦处于“贫贱”的地位,就不自觉地认为“低人一等”。这种想法,明显是错误的。
一个人的贫贱,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如果是主观不努力,那么,感觉到“羞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主观上很努力,只是客观因素不具备,那么,就没有必要感觉到“羞愧。”
一个人的贵贱,在于“自身的品质”,而非外在的“地位高低”。
有的人,虽然富贵,却是“为富不仁”、“仗势欺人”,这样的人,又有什么资格与“高贵”挂钩呢?
有的人,虽然贫贱,却是“心怀慈悲”、“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的人,难道不能称得上“高贵”吗?
人生在世,有起就有落,处于低谷很正常。处于低谷时,也总免不了一些“势利之徒”的轻蔑、侮辱。
但是,越是在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有骨气、有硬气。只要自己不轻看自己,就一定会有出头之日。
而一个看不起自己、放弃自己的人,任谁也是扶不起的。
人前不炫
古德教导我们,“看一切众生皆是佛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会收敛起自己的光芒。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耀眼的光芒,会伤害到周围的人。一个人如果太过优秀,光芒四射,那么,周围的人自然就会显得黯淡无光,甚至有的人还会产生“自惭形秽”的感觉。
导致如此结果,自然会引起周围人的厌恶,甚至是攻击。一个人喜欢炫耀,其实还是源于骨子里的不自信。
他们希望通过别人的艳羡、肯定,来增加自我的“肯定”。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真正对自我有明确的认知、充满自信的人,不论是面对别人的夸赞,还是诽谤,都会心如止水。因为他们知道,这都是别人的看法,与真实的自己,并无关系。
一个充满自信,不在乎别人“夸奖”和“非议”的人,自然也不会去“炫耀”自己。
与其通过炫耀来获得“别人的肯定”,不如默默打磨自身,让自己充分肯定自己。
古语云:“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人在高处,只有懂得“低头”,懂得收敛,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人在低处,只有不妄自菲薄,不逢迎谄媚,才能自立自强,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