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如何借助自我重塑的力量,解答“我源自何方”、“我将走向哪里”的深刻命题,成为了心灵成长的首要关卡与蜕变。关于起源的探寻,幼时的我们,往往是原生家庭印记的映射,在尚不具备生存技能、全然依赖父母滋养身心的岁月里, 在成长的轨迹中,我们往往难以逃脱成为父母意志镜像的命运。
但成年后,随着眼界的拓宽与同龄人的深入交流,我们开始逐渐塑造出独立的自我。随着岁月的累积,我们需独立支撑起生活的重担,迎接更加纷繁复杂的生存挑战,此时,个体的主观意识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生命意志真正觉醒。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微整形医师,他在青春年华便练就了精湛的注射技艺,并以自然而不失质感的审美,赢得了高端客户的认可。我曾有幸观摩他的一次操作, 我瞥见他右手上的巨大疤痕,那下面隐藏着断裂的骨痕。我好奇地追问其由来,他轻描淡写道,那是儿时父亲为阻他学医所留。真是一位严苛至极的父亲啊!但无论初衷如何,他对医学的执着未减,此刻正用左手娴熟地注射,转瞬便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相比之下,我的童年则幸福许多。身为教师的母亲,总会在工作之余亲自指导我,幼时便教我背诵唐诗宋词、《三字经》,那些温馨的记忆至今温暖着我。 孩提时代的乐趣虽寥寥可数,但那段与小伙伴共度的欢乐时光仍熠熠生辉。然而,回溯往昔,母亲伴读的温馨场景更是璀璨夺目。那不仅源于汲取知识的欢愉,更因时光被充实填满而倍感珍贵。那份快乐,纯净无瑕,镌刻心底,永不褪色。
若能抉择,我愿将其归功于母亲身兼母职师责的担当,教学相长的甜蜜回馈,以及人与人之间那份纯净无垢的真挚情谊。它们共同编织成爱的纽带,将那段岁月紧紧缠绕,化作记忆的琥珀,温暖着童年的每一个角落。
迄今为止,这段记忆依旧无可替代,它引领我领略了文字的魅力,点燃了我对文字事业的热情。两个截然不同的案例:一是生命意志被父母蛮横地遏制;一是生命意志在良性互动中得以启迪与成长,有机会感受生命本质的纯粹快乐与深远意义。然而,无论何种境遇,都是生命主体独立抉择的结果,且前者更显生命意志的坚韧。无论身处何种情境,生命终将寻觅到属于自己的前行之路。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