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龙,一位来自葡萄牙的资深媒体人,他的故事是众多外籍居民与澳门深厚情感的缩影。自2003年踏上这片土地以来,马天龙便与澳门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澳门商业杂志社的社长,他见证了澳门旅游业和经济的蓬勃发展。回忆起那段时光,他感慨万千:“2003年,是我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那一年,中央政府推出了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政策,为澳门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也在澳门正式成立,为澳门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搭建了桥梁。这些重大事件,不仅改变了澳门的面貌,也为我个人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无限可能。”
在马天龙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关注着澳门的发展动态,尤其是大湾区和横琴的发展。他坦言:“能够亲眼见证并报道这些重大事件,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澳门不仅是我工作的地方,更是我心灵的归宿。在这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
与马天龙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澳门欧洲商会理事会主席官泽中。官泽中来自葡萄牙,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曾在澳门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多年后,他再次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担任澳门欧洲商会理事会主席一职。在他的眼中,澳门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欧洲企业的目光。
官泽中深情地说:“澳门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它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为欧洲企业在中国开拓业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当看到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在这里扎根发展,我就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澳门,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马天龙和官泽中,还有一位外籍居民也在澳门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他就是澳门理工大学客座教授高若今。高若今教授曾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担任副校长,那里保存着大量中葡交流的珍贵资料。他深知中葡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悠久历史,因此一直致力于推动中葡之间的学术交流。
来到澳门后,高若今教授更是亲身感受到了中国飞速发展的步伐。他感慨地说:“澳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它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新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思维。我认为,澳门特区政府通过推动经济多元发展,为年轻人创造了许多新的机会。这里不仅适合外国人士施展才华,还提供了许多创业激励政策。一切都显得那么友好和包容。”
在工作之余,高若今教授喜欢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澳门的街头巷尾,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他笑着说:“我喜欢从氹仔骑到路环,坐在河边遥望对岸的横琴新区。那里的繁华与澳门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多元与包容。此外,我还喜欢看本地的精彩演出,尤其是土生土语话剧。有时,我和妻子开玩笑说,我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恐怕很难再适应回到葡萄牙的日子了。”
在澳门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像马天龙、官泽中和高若今这样的外籍居民。他们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澳门的成长与变迁,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了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包容。他们深情地说:“澳门,就是我们的家。无论我们走到哪里,这里都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澳门,这座多元和谐的国际都市,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前来定居。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也在这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澳门,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名字,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情感的寄托。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共同书写着这座城市的辉煌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