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围着人们的“等鱼死”心态

·

·

当有人询问她们是否需要买鱼时,她们总是淡定地回答“再等等”。那么,她们在等什么呢?答案很简单——等鱼死。因为死鱼的价格更为低廉,而她们的等待,正是为了捕捉那一刹那的新鲜与省钱的机会。这种生存智慧,过去或许只被底层的民众所运用。

然而如今,这种“等鱼死”的心态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论是企业、项目、商铺还是整个行业,乃至全社会,都在玩着这套等待的游戏。最近一则新闻报道了一家投入了1500万进行装修的医疗器械厂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转让。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前来探访的人并非真心希望盘活这个厂子,而是在盘算着再等等,期待过两个月价格更低。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各个行业中的人们都在打着类似的算盘。

当市场上的“死鱼”越来越多时,总有人期待能够等到那条既新鲜又便宜的鱼。然而,当所有人都抱着这样的心态等待时,他们实际上可能正在亲手毁掉所有的机会。创业者等待机会,投资人等待市场触底,消费者等待降价促销,房东和租客则在互相等待价格的变动。但是,这样真的能等来机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种心态实际上是在亲手毁掉所有的可能性。

以那个医疗器械厂为例,原本是一个可以盘活的优质资产。然而,当所有人都抱着“等死”的心态时,这个资产就真的变成了一具没有生命力的尸体。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工厂关门,上下游企业受损,甚至连那些期待“捡漏”的人也一无所获。

那些整天嚷嚷着“机遇”的人,往往是最不懂得创造机遇的。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别人的失败上,却忘记了当一个市场只剩下等待失败的人时,最终失败的就是整个市场。这种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究竟是什么?是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是资金的极度匮乏?还是整个社会的投机心态?其实都不是。这实际上是一种“比烂”的心态,是一种“宁可坐等其毙,也不愿动手创造价值”的态度。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等待的机会中时,机会反而会越来越少。因为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当前的经济环境确实充满挑战,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环境有多差,而在于人们有多懒。大家都在期待别人来“抓螃蟹”,却都不愿意动手,结果就是螃蟹一直在池子里活蹦乱跳,没有人能够吃到嘴里。这样的市场就像一个被“等死”心态包围的围城。

城内外的人都在互相等待,却没有人真正行动起来。企业因为害怕创新的风险而等待市场机遇;消费者因为期待更便宜的价格而选择观望;投资人因为不敢承担风险而犹豫不决。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而等待的结果往往只有更糟糕的境遇。

上个月,我与一位从事外贸的朋友聊天时,他告诉我一些外贸商的现状。现在有些做外贸生意的人并不是没有订单,而是不敢接订单。他们都在等待汇率变得更低,以为能“捡到更便宜的汇率”。然而,等待的结果却是订单的流失、客户的离去以及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抢走。这让我想起了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当时许多人坚信“房价还会跌”,结果却错过了许多购房的良机。

李嘉诚曾经说过:“假如这个世界有后悔药卖,那全球最赚钱的生意就是卖后悔药。”这确实道出了市场的现实:总有人在后悔中徘徊,总有人在错失机会后叹息“早知道当初就大胆出手就好了”。但遗憾的是,市场没有后悔药可卖。许多错过的机会就这样真的错过了。现在的市场正步入一个充满遗憾的阶段——人人都在等待最佳时机。他们在等待市场触底、等待政策利好、甚至等待竞争对手的倒闭。然而,谁也不清楚究竟在等什么。这种集体性的观望心态本质上是一种责任的推卸。

有些人在时代的洪流中获得了红利却不愿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去改变现状他们把改变的责任推给了市场、推给了政策、推给了消费者却唯独不愿意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然而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是行动和决心而不是无休止的等待和推诿。我们需要的是那些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来引领这个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是一昧地等待和观望。

因此让我们摒弃这种“等鱼死”的心态吧!让我们用行动和决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和未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